3月11日,在鹽池縣惠安堡鎮的鹽堿灘上,一池池碧水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,2000多尾三文魚苗來回游動,劃出銀色的軌跡。這個曾因1.2萬畝鹽堿地而被制約發展農業的縣城,如今憑借科技創新實現“逆襲”,苦澀的鹽堿水被轉化成培育高端水產的“液體黃金”,為鹽堿地治理開辟出生態與經濟雙贏的新路徑。
長期以來,鹽堿水無法用于傳統農作物種植和家畜養殖,成為制約鹽池縣農業發展的難題?!斑@些水既不能澆地,也不能養牛羊,就像卡在喉嚨里的魚刺?!丙}池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。
2023年,鹽池縣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與浙江寧波大學達成校企合作,致力于改良鹽堿水水質和淡化蝦苗鹽水。經過多次試養和水質調配,南美白對蝦成功在鹽堿地“安家”,為鹽池縣鹽堿地生態利用開辟了新途徑。隨后,該公司乘勢而上,攜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,在黑龍江省水產研究所的技術支持下,啟動“鹽堿水適生三文魚”科研項目。經過攻關,成功篩選出耐鹽堿三文魚品系,將鹽堿水轉化為適合三文魚生長的“人工海水”。
在占地2200平方米的智能養殖車間,40個魚池通過物聯網系統實現精準管控。三文魚養殖基地負責人于志軍指著中控大屏說:“三文魚是一種冷水型魚類,對水質和溫度要求極高,適宜生長溫度在10℃至16℃之間。在三文魚培育養殖過程中,我們精確調控水溫、溶氧等關鍵指標,確保三文魚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?!?/p>
更令人稱奇的是養殖用水的“三級轉化”:地下抽出的苦咸水經脫硫處理進入養殖系統,富含有機質的尾水用于螺旋藻養殖,最終凈化后的水又可回補地下水。這種“魚—藻—水”循環模式,使鹽堿水利用率達到97%。
“剛開始接觸鹽堿水養殖三文魚時,心里確實沒底,畢竟這與傳統的淡水養殖有很大不同。最初最擔心的就是水質問題,但現在經過持續努力,水質調控的難題已經得到解決,魚的生長狀態也日漸好轉,基本步入了正軌??粗~兒逐漸長大,心里感到特別欣慰?!庇谥拒姳硎?,目前,該公司在首批循環水養殖三文魚項目上已投入資金340余萬元。盡管項目仍處于試驗階段,但已取得初步成效,預計于2027年正式上市,計劃銷往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城市,每公斤銷售價格在40元至50元。后期,該公司還計劃追加投資500萬元,建設一個5000余立方米的三文魚養殖基地,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,提升產業效益。
鹽池縣將繼續依托規劃建設的萬畝鹽堿生物科技產業園,爭取5年內把該產業園打造成鹽堿地改良、環境友好、為民造福的10億級循環經濟產業鏈,讓昔日的“不毛之地”變身鄉村全面振興的“希望田野”。(記者 馮榮)